欢迎来到百色红魂教育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红色广西

广西:沿着红色旅游精品路线锻铸信仰

发布时间:2021-11-03 浏览量:649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广袤八桂大地,遍布红色记忆。广西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广西共有3条线路入选,即“百色起义·红色广西”“血战湘江·突破包围”“八桂大地·乡村欢歌”。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报社共同主办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广西采风活动一行从桂西到桂北,追寻峥嵘岁月的“红”,观览红色文旅的“热”,感受民族团结的“兴”。3条线路串联起沿线众多优质景区,充分展示广西的红色底色与发展成就,推动广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革命老区旗帜红

      大小不一的红色标语、穿着军装的卡通形象、形式各样的旗帜与花朵……这一条充满童趣感红色主题涂鸦的骑楼建筑街道一直延伸向前就到了粤东会馆,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司令部。

      始建于1720年的粤东会馆,原先是广东商人聚会和洽谈生意的场所。即使已历经三百年的沧桑,馆内独具岭南特色的建筑、雕塑、绘画依旧随处可见。

      1929年12月11日,一面绣着金黄色的镰刀斧头图案,写有“中国红军第七军”番号的红旗,在粤东会馆门前冉冉升起,宣告百色起义胜利、中国红军第七军正式成立。

      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开始了左右江工农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如今,百色起义中留下的大量革命文物遗迹,为百色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2020年,百色起义纪念园获评国家5A级景区。景区整合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等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百色起义纪念公园,并形成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两江红旗·百色风雷”景区。

      此次“百色起义·红色广西”线路中涵盖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等8个景点,“这让散珠碎玉式的红色景区‘串珠成链’,成为广西红色旅游的经典线路。”红色文化旅游学者陆桂生说。

      “看着一件件文物,再回望那段历史,更激励我们将革命先烈身上百折不饶,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在一代代中传承与弘扬。”来自靖西县的刘女士说。

      血色土地文旅热

      “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现在各位看到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在桂林市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多位讲解员的声音此起彼伏,“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原先使用的讲解耳机已经完全不够用了,现在都是使用扩音器讲解了。”讲解员说。馆内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旅行团、游学团正认真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极其壮烈的一战,也是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馆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3D数码技术、场景复原,结合历史图片、文物实物、艺术品、工艺品等动静结合,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

      “先烈们艰苦奋斗、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们要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来自梧州市藤县的陈先生说。昔日血色热土,如今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自2021年4月以来,纪念馆接待超234万人次,12639个团。”桂林市党史研究专家周雄介绍,“游客量井喷式增长体现的是全民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一草一木俱英魂,一山一石皆丰碑。在纪念园凭吊广场“红军魂”雕塑的背后,一面面迎风飘扬的红旗下,埋葬的是一具具红军烈士们的遗骸。湘江之畔祭英魂已成为众多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团队的必然选择。“今年是建党百年,公司陆续组织了多名党员干部参与凭吊仪式,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初心使命。”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水利供水有限公司的员工蓝女士说。

      此次“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线路不仅包涵了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还有湘江战役大坪渡口、湘江战役全州脚山铺阻击战旧址等共10个景点,全方位、多角度为游客展现那段峥嵘岁月。

      民族团结产业兴

      “八桂大地·乡村欢歌”线路涵盖了柳州市梦呜苗寨民俗文化体验园、河池市环江县毛南族感恩教育中心等13个景区,这些景区沿途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为游客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幸福小康的壮美画卷。

      品一杯苗家土酒、听一曲毛南族迎客歌、看一场瑶族长鼓舞表演、尝一桌百人长桌宴,来到山清水秀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融在这里得到实现。村内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完备的设施一一诉说着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陈双村是一个有着壮族、汉族、毛南族、苗族、瑶族、水族、布依族等11个民族杂居的移民大村。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和乡村旅游业,陈双村在2020年实现脱贫,移民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不足500元增长至2万余元。“我们各族村民平日谁有困难就去帮,大家凝心聚力就像亲兄弟一般,共同携手走向致富之路。”村党总支书记韦炳录说。

      一根杉木,一把小刀。马贵光正在自己的商铺里制作芦笙。芦笙根据大小、材料、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卖170元至1500元不等,“每年我大概卖一两百把,收入可达到6万元。”马贵光说。

      马贵光商铺所在区域位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民俗文化体验园内,该苗寨结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从山里把古朴的苗家纯木结构吊脚楼搬到景区重建,为贫困人口提供了一大批就业岗位。

      今年20岁的苗族男孩潘子明从2020年外出回乡搬到苗寨,成为了《苗魅》实景演出舞蹈演员中的一员。“父母和弟弟都在景区内工作,每人收入大概3000元左右,”潘子明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在这里工作比在外打工轻松,我更愿意留下来。”

      实景演出、风情古街、特色美食……2019年10月,梦鸣苗寨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纯正的苗族风情。景区开放以来年接待游客量37.58人次,2021年五一期间游客量达2.8万人次。“我觉得这种情景式体验挺不错的,感受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增添了游玩乐趣。”来自南宁市的游客向先生说。

    (通讯员 韦柔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本站内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教学基地
红色记忆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 时政热点
  • 领导关怀
  • 政策法规
培训咨询 售后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150776818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