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色红魂教育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红色广西

右江上游区工委的诞生及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12 浏览量:941 来源::百色新闻网-右江日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


      广西地下党组织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陆续派员到靖西开展工作,创建革命根据地。中共越桂边特支、平孟特支、靖镇工委、中共桂滇边工委、中共靖雷龙湖特支、靖镇工委、右江上游区工委等地下党组织先后领导了靖镇等县的革命斗争。

      1947年11月间,桂滇边工委(简称“边委”)曾决定在桂西地区建立中共桂西地委,以统一领导部队和桂西地区党的工作。边委决定仍建中共靖镇工委,管辖靖镇两个县,调整后的靖镇工委隶属边委直接领导。1948年春,中共靖镇工委根据新的斗争形势,紧急进行了反扫荡部署,决定把靖镇解放区划分为四个战区(镇边县的北斗、平孟两乡为第一战区;靖西县的南坡、惠仙、葛吞三个乡和平孟部分村为第二战区;镇边县的清华、念银两个乡和北斗部分村为第三战区;镇边县的百南乡为第四战区),与敌人进行扫荡和反扫荡斗争。1949年初,全国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大部分被消灭,在军事力量上已阻挡不住解放大军南下,但从桂西南的形势看,国民党的军事力量还比较强大。为了大力发展革命武装,扩大革命活动范围,牵制敌人力量,减轻中越边老区(即靖镇区)的压力,发展新区,迎接全国解放,1949年4月中共滇桂黔边工委决定:成立中共右江上游区工委,把中共靖镇工委改为中共右江上游区工委(简称“工委”),工委机关设靖西县魁圩乡德周村。活动范围扩大到伪广西第六专区所属的靖西、镇边、敬德、天保、龙茗、向都、镇结7个县(后来实际只在靖西、镇边、敬德、天保四个县和田阳县的部分地区活动)。

      中共右江上游区工委组成的人员有:书记刘包、副书记邓心洋、组织部长黄洪、宣传部长吕剑、军事部长廖华、民运部长梁桂庭。工委成立时,原在靖镇区坚持斗争的武装力量(靖镇教导队)已扩大到200人左右,工委决定把教导队改编为右江上游区主力大队,大队长郑光、教导员黄志刚,下辖两个连。主力大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工委的领导下转入天(保)敬(德)新区打开局面,减轻老区的压力。同年4月,工委在镇边县(今那坡县)平孟乡念井村召开第一次工委会议,决定建立县一级党的领导机构:中共靖西县工作委员会,中共镇边县委员会,中共天保、敬德特别支部委员会。

      中共右江上游区工委成立后,根据新区革命斗争的日益发展需要,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工作,培训党员和干部。先后在那坡县念井村和靖西市德周村举办了一期党员训练班和两期青年干部训练班,参加党训班的有二三十人,参加青干班的有近百人。训练结束后,大多数派往天敬新区,充实了新区的工作骨干。工委还把原边纵队留下的部分报社人员组织起来加以扩充,于1949年4月办起了《上游报》社,不定期出版报纸,印发宣传单,刻印干部读本《将革命进行到底》《论人民民主专政》《敌后武工队读本》等书籍进行学习宣传、教育群众,鼓舞士气。同年10月,工委决定把《上游报》改为《红星报》继续出版。

      1949年9月,中共右江上游区工委在德周村召开第三次工委会议,根据边委指示和当前斗争的大好形势,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右江上游区指挥部,并将上游区主力大队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左江支队第七十五团”(辖两个营,六个连和一个政工队),右江上游区指挥部直接领导七十五团和各县大队。为了加强对新区工作的领导,工委决定在县、乡两级建立一批民主政权,对靖西县的南坡、惠仙、葛吞等老区,也重新任命了乡长。 同年12月,七十五团先后解放了敬德县和镇边县。鉴于形势所逼,1949年12月13日,伪广西第六专署专员赖慧鹏率部起义投诚。1950年1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田东留守处主任范建文、边纵右江上游区指挥部指挥员兼政委刘包、七十五团团长农汉华、中共靖雷龙湖特支等率部进驻靖西接管,靖西和平解放。(赵继荣 苏大新)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靖西县组织史资料》《红土边陲——靖西县申报革命老区文件资料汇编》《红色印记——靖西县革命遗址遗迹简介》

本站内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教学基地
红色记忆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 时政热点
  • 领导关怀
  • 政策法规
培训咨询 售后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150776818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