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色红魂教育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党史档案

明亮的马灯

发布时间:2021-07-23 浏览量:621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灯——驱除黑暗,带来光明,指明方向。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革命陈列馆,有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红七军的马灯,格外引人注目。

      1930年4至5月,在那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历史时期,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等率领红七军军部和一、二两个纵队3000多将士,他们提着马灯,穿着草鞋,背着干粮,冲过险滩急流,穿过深山丛林,跋山涉水,不远千里两次踏上环江这片热土,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掀起环江革命的热潮!

      马灯依在,红军已去。静静伫立在展柜里的马灯,此时虽然没有点燃,但它仍是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着环江那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牵动着人们无限的情思,牵引着环江人民永远跟党走,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信念和决心……

      这是一盏英勇战斗的明灯。1930年4月11日,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率领总部直属队和第一纵队从怀远经德胜进占思恩县城(今环江县城)。第二天清晨,被从怀远尾追而来的敌人袭击,红七军奋力阻击,毙敌三十多人,粉碎敌人聚歼的阴谋。因战略需要,红七军不与敌人酣战,撤出思恩县城向北部进发,经大安、环界、马口峒,到达宜北县城(今环江明伦街上)驻扎几天,沿乡村古道经上树、龙水、雅京、红山、驯乐进入贵州荔波板寨。与此同时,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率领军部及第二纵队从金城江东江镇转入思恩县温平街,经水源、洛阳地蒙、川山社村、黔桂古道、黎明关进入贵州荔波板寨。经过艰苦的跋涉,红七军的一、二两个纵队约3000多人长途奔袭黔桂边区,如神兵天降会师贵州荔波县板寨村,在稍作休整之后,攻占贵州榕江古州城,歼敌500多人,缴获大炮、步枪、子弹、迫击炮、机关枪等大批军用物资,战果颇丰。

      这是一盏军民鱼水情深的明灯。1930年“五·一”后,红七军夺取贵州榕江古州城大捷,从贵州从江、三江富禄镇和罗城县三防圩(今属融水县)凯旋回师宜北县城,第二次踏上环江这片温暖的土地,经过敏洞古道、江色古渡、地蒙、中袄、洛阳、才六、温平、东江,返回河池、东兰根据地。让人记忆犹新的是,红七军在凯旋回师途中,经过崇兴乡(今东兴镇)标山村拉君屯时,遇到山路塌方,人马不通,在危难的时刻,当地村民出力出物帮助红七军修路搭桥,红七军向当地村民回赠了银元、马匹、毛毯等一些物资,其中赠给村民韦安田的这一盏马灯,一直珍藏到现在,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

      这是一盏传播革命火种的明灯。红七军在环江(时称思恩、宜北)期间,除了镇压地痞恶霸,在其驻地和附近乡村,所到之处极力宣传革命真理,宣传党的政策,到处书写“穷是我兄弟,富是我冤仇,铲富救贫”“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农友们团结起来”“拥护苏维埃政权”等标语,通过街头演讲,出墙报、教唱革命歌、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揭露反动派的罪恶面目和白色恐怖,动员带领群众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军阀统治,在环江播下了指向光明的革命火种。

      这是一盏壮大队伍的明灯。红七军的足迹遍及环江村村寨寨,严明的军纪和良好的作风,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一大批青年深受红军革命思想的熏陶,积极投身革命,仅半月的时间,参加红七军的青年就有200多人。贫苦农民的儿子莫桂芳是其中的代表,他编入红七军的第二纵队,担任宣传员,英勇作战,先后参加贵州古州之战、百色之战。随后,许多杰出进步青年,纷纷以红七军为榜样,开展党的地下组织,党员在环江迅速发展,比如,共青团宜北支部、宜北同志会、大安抗日自卫队的相继成立。红军的革命队伍在环江日益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是一盏爱民护民的明灯。红七军的一、二两个纵队在进驻环江的半个多月里,军长张云逸率领军部和第二纵队驻扎金城江东江镇时,听到当地群众反映思恩县温平街的印花官陈慧畴收税苛刻,勒索百姓,民愤极大,于是派出一支部队赶圩,经向赶圩群众密查核实,当天就把陈慧畴抓到温平街上处决,还在街上张贴布告列出陈的罪状,极力宣传红军为民除害,铲富救贫的宗旨。红七军攻破榕江凯旋回师宜北途中,经过龙岩乡(时称治安乡)时,根据农民群众控诉和要求,抓捕了罪大恶极的韦某松,带到宜北县城,于街日张贴布告,召开公审大会,示众铲除,大快人心。红七军为人民大众伸张正义,打击贪官污吏、镇压恶霸、惩处邪恶,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这是一盏精神不朽的明灯。红七军驻扎环江只有半个多月,成立了宜北县苏维埃政府,蒙杰任主席,蒙炳全、蒙炳统任副主席,蒙继胆任秘书。红七军还向环江赠送了2000大洋,修建办公用房,给了36支枪,成立了农民卫队。红七军的革命精神和点燃的革命火种,激励着环江儿女投入到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中。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像潘若、覃展、蒙炳、覃有莘、卢素兰、谭炜、谭厚望、覃平等革命志士,他们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青春年华,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7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勤劳朴实、智慧勇敢的环江儿女继承和发展红七军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广大城镇和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处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的标山村拉君屯,树木参天,流水淙淙,林下经济风生水起,在阳光的照耀下,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格外醒目,幸福洋溢在每个村民的脸上。 (作者:莫江脉 )(河池市纪委监委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整理)

本站内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教学基地
红色记忆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 时政热点
  • 领导关怀
  • 政策法规
培训咨询 售后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150776818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