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色红魂教育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英雄人物

张震球

发布时间:2021-03-03 浏览量:895 来源:广西红色历史文化
    张震球,原名张仁俊,1907年11月出生于玉林县樟木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兼草医家庭。他自1924年11月在大革命洪流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为中国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半个世纪。他不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不畏强暴

    张震球的父亲张亮明,精通文墨,正直豁达;母亲陈氏,善良勤劳,为人宽厚。他们生育儿子四人,张震球是长子。张家贫寒,仅有薄田两亩,每年不得不租种象地、新会两村地主的田地,完租纳税之后,家中所剩无几,全靠张亮明乡中行医来维持家人生计。

    由于家贫,张震球十岁以前都在家中帮助母亲照料弟弟,做些捡柴、割草、牧牛的劳动。农闲时节随父亲读些《三字经》、《幼学琼林》、“四书”、“五经”,学些算术,背诵古诗。由于震球聪颖好学,深得双亲喜爱,于是节衣缩食,并依靠同族亲友的资助,在1917年送震球到五屯初级小学读书。农忙时回家帮助父母亲做些农活。1921年,张震球以优异成绩考取玉林区立东厢工业学校,幸而得到该校国文教师张策安的关照,不仅安排震球在他家食宿,而且朝夕给予谆谆教导,促使震球更加勤奋学业。1924年夏,震球毕业,他告别恩师,带着亲友们资助的盘缠,邀集十余位志同道合的学友东下广州,考取广东工业学校附设甲种工业学校免费生,攻读机织科。

    当时的广州,是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中心,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工农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出身贫寒、历经坎坷求学道路的张震球立即就被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高潮所吸引。他心情振奋、斗志激昂地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州学联和总工会所组织的游行示威斗争。甲种工业学校是中共力量较强的学校,他在共产党员同学的引导下,借阅了《犁头》、《向导》、《中国青年》、《共产主义ABC》等一批进步书刊,思想为之一新。他联系家乡贫苦乡亲遭受地主豪绅阶级剥削压迫的残酷事实,逐渐认清了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和地主豪绅统治是中国贫苦积弱的根源,懂得了什么是阶级斗争,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全国贫苦大众根本利益并为之英勇奋斗的政党,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惟有共产党领导才能胜利等革命道理。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张震球迅速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成为甲种工业学校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他积极寻找关系,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学校党支部的考查,由贵县(今贵港市)同乡同学马宗盛介绍,张震球于1924年11月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震球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以后,继续在甲种工业学校以读书为掩护,遵照党组织的布置,不分昼夜地奔走在广州大街小巷的工厂、学校、车站、码头,发动工农商学妇各界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他经常参加国民党的总理纪念周和到广东省农民协会大礼堂聆听瞿秋白、谭平山、毛泽东、陈延年、彭湃、邓中夏等革命名流的演讲报告。1925年,他曾被党组织选送参加经济训练班学习,毕业后,他奉命到广州总工会工人纠察队担任政治课教员,参与领导黄沙车站、西关车站和广州自来水厂的工人运动,组织创办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子弟学校,他深入工友之中演讲革命道理,唤醒工人组织工会和纠察队,开展支援国民革命军东征、南征和北伐战争的作战,声援上海五卅运动和海陆丰农民运动,投身省港大罢工,反击蒋介石国民党新右派集团的反共阴谋活动。在这些政治斗争中,他注意领导工会为改善工人经济利益而斗争,将自来水厂收归国有的同时,争取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张震球以吃苦耐劳精神和生动具体的演讲而深受工友们的爱戴。在大革命期间,他还经常参加广西新青年社的活动,团结广西留穗青年学生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共同前进。

    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广州反动当局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了广东全省城乡。张震球也上了黑名单,他看到刘尔崧、李伟林、萧楚女等著名共产党员被屠杀而无比愤慨。他机智脱险住进旅馆,并于6月间偕同陈培仁、李家仁等几位广西籍的共产党员一起潜回玉林和贵县家乡隐蔽活动,决心踏着烈士们的血迹继续奋斗。

    樟木是大革命时期玉林农运的中心地区,农会较有群众基础。但张震球回到家乡的时候,这里也是一片白色恐怖,土豪团局在城乡到处围捕农会骨干,许多农会被迫停止活动。张震球看到这种情形心急如焚,但费尽周折也没有在玉林找到党组织。他经过深思,即应聘成均乡邦塘村小学做教师为掩护,秘密召集农会积极分子谈话,鼓励大家不要动摇,团结农民,坚持农会,利用国民党广西省府颁布的《二五减租实施细则》,继续开展二五减租,反对苛捐杂税和打击土豪劣绅势力的斗争。

    1927年10月间,张震球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贵县寻找党的组织关系,恰巧在贵县城厢小学找到了马宗盛,战友重逢格外亲切,互道广州脱险经过和工作现状。从此,他经过马宗盛与中共贵县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他信心百倍地返回玉林县,在农运斗争中发展党员,成立了中共罗(土+充)支部。1928年春天,张震球奉命到北流城郊黎家庄向中共广东省委特派员朱锡昂汇报工作。朱锡昂对张震球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示他回玉林县与杨第(皇+鸟)、王懿仁、张第杰等人组建中共玉林县临时委员会,杨任书记,张震球等为委员,他和王懿仁负责全县的农民运动工作。他常利用晚间和星期天深入到附近农村的贫苦农民中,详尽地讲解劳农会的宗旨、任务,指导成立劳农会,扩大农民赤卫队。至同年夏,樟木、成均一带建立了十余个村劳农会和农民赤卫队。广大农民在劳农会领导下,从抗租抗税,反对抽丁筑路,反抗“清乡”发展到准备秋收暴动。后来由于中共中央来信批评而停止秋暴。张震球遵照县委的决定,在劳农会和农民赤卫队中吸收了一批骨干分子加入党组织,使玉林县党的力量有了很大发展。至同年冬,全县有党员40余人,劳农会会员600多人。

    1929年夏初,中共广西特委负责人朱锡昂领导玉林县委利用广西政局混乱之机,准备发动端午节暴动。张震球参与制定暴动计划,并领导罗(土+充)等村劳农会和农民赤卫队收缴数家地主枪支扩大暴动队伍。6月3日凌晨,玉林反动当局根据叛徒告密,派常备队围攻榕水根村,捕去中共广西特委委员朱锡昂等一批党的干部。数日内,敌人四处搜捕我党干部、劳农会员和农民赤卫队员,张震球的父亲亦被捕,家里被洗劫一空。6月8日,朱锡昂英勇就义,端午暴动未能实施。张震球面对敌人的疯狂捕杀毫不畏惧,他依靠群众的掩护,顽强地坚持革命斗争,迎接广西革命斗争新高潮的到来。

    艰苦转战

    1929年7月3日,与我党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广西国民党左派领袖俞作柏和北伐名将李明瑞率部占领南宁,主持广西政局。这时,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应俞、李要求,派遣以邓小平为首的数十名党员干部来到南宁,开展上层统战和兵运活动,推动俞、李实行开放工农运动等进步政策。

    8月初,中共广西特委决定在南宁举行广西省农代会和党代会。中共玉林县委接到通知后,推举张震球等为代表到南宁出席会议。8月上中旬,张震球首先参加了广西全省各县农民代表大会。他在会上汇报了玉林县农运斗争的情况,和与会代表共同总结了广西农运斗争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发展全省农运的策略方针,选举成立了广西省农会筹备处并当选为执行委员。9月1日至14日,他又参加了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他和代表们听取了中共广东省委代表贺昌的政治报告和讨论广西特委的工作报告,确定了广西党的任务和路线、方针及策略,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广西省特委。会后,张震球被中共广西特委以省农会特派员的身份派赴右江向都、思林县领导农民暴动,策应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赴右江。

    9月下旬,他和黄永达等由邕到达思林后,即与阮殿煊等筹建中共思林县委,书记阮殿煊,委员张震球、黄永达。9月底,他和阮殿煊、黄永达,调集思林农军主力围攻渡口村,捕杀该县团总凌利堂等反动头子,缴枪12枝。10月初,又率领农军700余人枪围攻思林县城,打垮敌县长陈献汤的警团武装,破城缴获长短枪50余枝和子弹七箱,砸监释放被捕农友。思林农军越战越强,声威大震,思林县革命委员会亦宣告成立。10月中旬,张震球又与黄永达指挥农军扫荡了右江两岸土豪团局据点,为邓小平、张云逸率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撤到右江扫清了道路。10月28日,张震球和黄永达等又带领思林农军奔赴恩隆,配合第四大队及恩隆农军一举围歼了驻平马镇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部、县府警备队及县团务总局等反动武装。思林农军用缴获的数百枝枪装备自己,战斗力得到空前提高,反攻土豪劣绅团局的武装斗争遍及全县乡村,为百色起义在思林做了积极准备。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发动,张震球奉命率领思林农民赤卫军一部参加红七军。随即,张震球被任命为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他带领宣传队随同主力部队分兵深入恩隆、思林、果德等县乡村,开展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的宣传,号召农民踊跃参加红七军和赤卫军,帮助地方党组织组建区、乡苏维埃政府。张震球懂民情,政策水平高,话语又通俗易懂,他演讲《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很受农民欢迎。1930年2月初,他带领宣传队参加了红七军阻击国民党桂军进攻隆安的作战,冒着猛烈的炮火,在前沿阵地进行政治鼓动。红七军与敌屡战四昼夜而失利,全军于2月7日向平马方向撤退,但敌已先我占领平马镇。红七军前委决定夺回平马,指挥主力于12日在马鞍山击溃敌军一个营,攻占了半个平马城,与敌形成对峙局势。军前委下令部队撤出战斗,转向七里山区,在亭泗村又遭敌军截击。我军击溃敌军挺进凤山县盘阳地区休整。红七军由于连遭隆安、平马、亭泗三役挫折,士气十分低落,张震球遵照军前委的布置,加紧政治宣传鼓动,说明革命受挫折是暂时的,号召指战员们要坚定信心,只要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和苏区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苏维埃革命一定会胜利。有力地配合了部队的盘阳整编,士气又复高涨。

    3月底,军前委率领第一、二纵队游击桂黔边,张震球调任第一纵队第二章第五连政治指导员,指挥该连随队占河池,出苗山,夺榕江。张震球在作战中身先士卒,勇猛杀敌的大无畏精神,赢得了全连指战员的钦佩。尔后,他指挥五连参加了收复百色城、伏击滇军两役和平马整训。

    1930年11月初,红七军前委接受“立三路线”,集结河池县城整编并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张震球参加了党代会。会后,他担任红二十师五十八团二营五连连长,指挥该连随军转战湘桂黔边,历经四把、长安、武岗十余次作战。1931年1月2日,红七军袭占全州城,军前委会议决定取消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整编全军为两个团。张震球调任军政治部俱乐部主任兼土地股长,负责加强部队政治思想教育,活跃指战员们的文娱生活和宣传发动沿途群众支援红七军的工作。部队经粤北乳源县梅花村血战后,减员严重,张震球调任第五十八团俱乐部主任。乐昌河战斗,红五十八团大部和军部后勤机关抢渡受阻,张震球全力协助张云逸、叶季壮和冯达飞带领部队胜利转战湘粤赣边,随部参加了黄泥潭、茶陵、安福等战斗。4月底,他出席了在永新县城召开的红七军第二次党代会,与大家清算了“立三路线”在红七军的影响。会后,随军投入湘赣苏区的第二次反“围剿”作战,连克莲花、茶陵、安仁、攸县、酃县、遂川等县城,威震湘赣边。

    1931年7月,红七军进入中央苏区参加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张震球参加了兴国高兴圩、莲塘、良村和宁都黄陂及东固方石岭等战斗。他自百色起义以来,转战数省,历经数十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已经锻炼成为一名坚强的文武兼备的基层指挥员。

    在斗争中成长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后,红七军驻防寻乌、于都、会昌三县边休整。1931年12月中旬,赵博生、董振堂等率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成立红五军团,下辖十三、十四、十五军,进驻石城县休整。张震球奉调担任红十四军政治部秘书长兼政务处长,协助赵博生军长、黄火青政委改造整训部队。他在军首长的领导下,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迅速建立起部队各级党组织,完善政治委员制度和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积极慎重地发展了一批宁都起义中的骨干分子入党,保证了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与此同时,他制定了部队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组织部队学习党的政纲、红军纪律和战略战术,为提高红十四军的军政素质,使之成为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32年春,张震球随部参加了红一方面军围攻赣州的战役。此后,他到红十四军四十师任团政委。7月,他率部参加了粤北南雄、水口战役。接着回师江西,参加乐安、宜黄战役的作战。同年秋,他调任红三军团三十九师政治部秘书处长兼师党务委员会书记和师直党总支书记,协助赖传珠政委整训补充部队,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3年春,红三军团协同兄弟部队夺取黄陂、东陂大捷,歼敌三个师。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张震球因旧伤复发,先后被送到宁都第五后方医院、龙冈第二后方医院和第一兵站医院治疗,并带病担任上述三所医院的政委。是年夏,他奉调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协助张际春部长开展粉碎敌第五次“围剿”的宣传鼓动。张震球随红一军团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前期作战。1934年初,他被选调瑞金中央红军大学第三期学习。经过红大近一年的学习,他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和红军的建设、苏维埃运动史、红军的战略战术和作战指挥等课程,他联系实际勤于思考,其军政素质得到大大提高。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军民英勇奋战一年,第五次反“围剿”被“左”倾教条主义者顽固推行的错误军事方针引向失败,红一方面军被迫举行战略性大转移。红军大学和其他几所红校合并成立中央军委干部团,张震球被分配到肖劲光任队长的上级干部队参加长征,历经湘江血战、强渡乌江、攻打遵义、四渡赤水等战役。1935年春,调任第三营政治教员。5月初,他协助宋任穷团政委、林芳英营长率领三营强行军280里,勇猛顽强抢夺皎平渡口,为保证全军抢渡金沙江建立了战功。随后,他随第三营继续长征,又参加了围攻会理、扼守安顺场、强渡大渡河诸役。在懋功会师红四方面军之后,他调任新成立的红军大学特科团骑兵科政治教员,协助科长苏进率领骑兵健儿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活动,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横跨大草地,突破腊子口,又参加了通渭城、吴起镇、直罗镇等战斗,胜利会合了陕北红军。

    党中央为了彻底粉碎敌军对陕甘根据地的“围剿”,实现对日直接作战的方针,于1936年2月中旬发起东征战役。毛泽东亲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入晋作战。张震球随红一军团部参加东征,带领一个工作队在游击区大力宣传党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成立苏维埃。张震球在扩红筹粮方面取得较好成绩。5月初,东征军回师陕北。6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张震球奉调红大第三科一营,担任主任教员兼分支书记,肩负培训班排红军干部的光荣任务。在安定县瓦窑堡期间,他和学员们聆听了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报告。7月3日,红大第三科迁到甘肃环县曲子镇木钵寺办学。11月第三科与红二、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合并成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二分校,由刘伯承任校长,迁到庆阳县办学。在异常艰难的环境里,张震球克服种种困难,在教学中认真贯彻毛泽东的指示,切实加强文化课教育,帮助学员们脱掉了文盲的帽子。与此同时,他利用便利的学习条件,很好地研读红大一、二科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联共(布)党史、党的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和军事战略学等课程,使自己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战略战术原则,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1937年1月,他送毕业学员到陕北保安后,即奉命进入抗日红大(后改称抗大)第二期第一队学习深造。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已开始实现,全国抗战高潮即将到来的新形势下,抗大由保安迁驻延安,毛泽东、朱德、董必武、张闻天、博古、李富春等领导人亲自到校讲课,给张震球和学员们以极深的启发。尤其是毛泽东关于《辩证唯物论》的精辟讲授,更使张震球终生难忘。张震球经过八个月的系统学习,军事政治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他联系自己的斗争实践,参加了抗大组织的对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的批判,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内路线斗争教育,在政治思想上更加成熟起来。

    华中抗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震球从抗大第二期毕业,分配到八路军前敌总政治部任宣传科长。1937年9月,他调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后称留守兵团)三八五旅政治部副主任兼教育科长,随部开赴陇东庆阳驻扎,镇守陕甘宁边区西南防务。张震球主要负责部队开展练兵教育,深入细致地宣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与国民党顽固派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进一步巩固了陇东革命根据地。

    1938年6月,张震球调任延安八路军通讯学校政委兼军委三局政治处主任。当时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延安通讯专门人才和无线电器材奇缺,他在王诤局长领导下,带领教职学员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因陋就简努力办学,为八路军、新四军及时培养了一批无线电通讯的业务骨干,在敌后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9年10月,他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党代会。会后,中央军委派他赴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

    1939年12月,他和赖毅等经西安、潼关、洛阳等地抵达皖东北新四军游击支队部。1940年初,彭雪枫派他担任该支队第四总队政治部主任,协助张爱萍工作。5月,他又兼任皖北第一独立团团长,率部坚持津浦路东的抗日反顽作战。8月,第四总队与兄弟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张爱萍、政委韦国清,张震球担任政治部主任。9月,第三支队东进淮海、盐阜地区,在高沟、杨口粉碎了日伪军的两次“扫荡”,赶走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反共军,为创建淮海、盐阜两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和统一整编部队,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反击。张震球所在的第三支队奉命整编为第三师九旅,张爱萍任旅长、韦国清为政委、张震球为政治部主任,辖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团。这时,韩顽为接应豫皖边汤恩伯部东进,勾结伪军占我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青阳(今泗洪)大部地区,企图切断我豫皖边区与我盐阜、淮海区的联系。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态势,张震球和韦国清、张爱萍率九旅由淮海返回皖东北,于2月18日展开反击,发起青阳、马公店等战斗,歼伪军刘永贵一个团。尔后驱逐韩顽,收复和扩大了皖东北,保障了豫皖苏边第四师的侧后安全。

    4月下旬,九旅掩护第四师从豫皖苏边退入皖东北休整。5月初,协同兄弟部队围歼洪泽湖畔的日伪军和顽军,初步巩固了淮北苏皖边区的抗日根据地。同月下旬,他和韦国清率九旅二十六、二十七团和骑兵团从皖东北挥戈北上,挺进邳(县)睢(宁)铜(山)地区反击顽军,首歼顽军特二支队于邳南土山镇,俘代理支队长吴迪;7月初指挥二十六团在官庄、八湖歼顽军铜山两常备大队;7月31日在睢宁城北打垮睢宁顽军两个团。8月,韦国清率二十六团回师皖东北,张震球率二十七团坚持邳睢铜地区抗日反顽斗争。9月9日,九旅奉命改归四师建制,韦国清任旅长,康志强任政委,张震球仍为政治部主任。同月29日,徐州日伪军800人进犯邳睢铜,张震球以二十七团一部与敌周旋接触,率主力跳出合围圈。然后乘机给敌痛击,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军的“扫荡”,进一步巩固了邳睢铜根据地。

    1942年初,张震球奉命担任新四军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邳睢铜灵)司令员。3月6日,他和韦国清指挥九旅在灵璧县北张小圩将顽军第十七纵队包围,仅五小时激战,全歼该敌,俘纵队司令许志远等3700余人。随后,他领导第三军分区部队粉碎了日伪军的“蚕食”,拔除日伪军据点数处。同年冬,他率部作战33天,粉碎了日伪军对邳睢铜灵地区的冬季大“扫荡”,抗日民主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1943年,张震球由第三军分区调回九旅任副旅长兼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淮北区党委领导的整党整风学习运动。3月17日,他和韦国清率九旅协同五、七、十一旅发起山子头反击战,全歼顽军韩德勤总部和独六旅和保三纵队,俘韩顽以下1000余人,毙保三纵司令王光夏、独六旅长李钟寰。6月,又将韩顽赶走,拔除了国民党顽固派在淮北路东地区最后的一个反共堡垒,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三次反共高潮。

    1944年春,淮北军区展开局部反攻,张震球和韦国清率九旅协同兄弟部队在东起运河、西至津浦路数百里长的战线上对守备薄弱之日伪军据点发起进攻,连续作战50余天,攻克大店集等51处据点,歼日伪军2000余人。6月,九旅攻克泗县北之张楼据点,全歼伪军500余人,解放了泗北地区。8月中旬,彭雪枫率四师5个团在师部半城誓师西征豫皖苏边,张震球协助韦国清在津浦路东地区整训部队。9月中旬,彭雪枫牺牲,韦国清升任副师长赶赴路西指挥西进作战,张震球仍留路东主持第一军分区的工作。11月,淮北军区将一、二军分区合并为第一分区,任命张震球为司令员、饶子健为副司令员、刘作孚为政治部主任,领导淮宝、淮泗、泗宿、泗阳、洪泽、泗南、泗灵睢、泗五灵凤、盱凤嘉等九个总队和七个独立团等地方武装,大力开展新式练兵运动,积极准备战略反攻。1945年率部配合主力发起春季和夏季攻势作战,攻克泗阳县城等大批日伪军据点。9月,向日伪军大举进攻,夺取了淮北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

    将革命进行到底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和新四军华中军区成立后,决定将原淮北军区第一分区改称华中军区第七分区,任命张震球、赖毅为司令员和政委。他们遵照党中央和华中分局、华中军区的指示,领导津浦路东12个县的军民掀起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的高潮。为了进一步发动广大军民全力投入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反对国民党全面内战阴谋,又于1946年5月,在第七分区全面铺开土改运动和军政大练兵,增强了部队军事技术和战术水平。全面内战爆发后,淮北津浦路东解放区是国民党在华中的进攻重点。张震球率领七分区部队坚持积极的内线游击作战,有力地配合了华中主力,夺取了朝阳集战役和泗县战斗的胜利。秋天,参加保卫淮阴作战。12月中旬,投入宿北战役,配合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歼敌2.1万人,打破了敌对华中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是役后,张震球调入华中党校学习半年,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三个月总结》和《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等重要文件为主要内容,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党的中心任务、我军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有了更深的领会,对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947年夏,张震球奉调担任华东渤海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至秋,他率地方武装配合华野东线兵团胜利进行了胶东保卫战,歼敌6万多人,彻底打破了敌占胶东半岛的企图,根本改变了山东战场的形势。

    1948年春,张震球领导了三分区的部队开展新式整军运动。4月,又率部投入昌维战役,是役后,张震球调任山东兵团渤海纵队副司令员,协助袁也烈司令员指挥部队进行攻势作战。同年秋,华东野战军决定围攻济南。张震球和袁也烈率渤纵参加济南战役东集团的攻坚作战。9月16日,渤纵在王舍人庄歼敌保六旅一部,经辛店直插城东,17日攻克甸柳庄后协同第九纵迅速肃清城外残敌。22日晚,总攻开始,渤纵和九纵从东南角突入城防,协同西集团于24日取得全歼济南守敌10万余人的伟大胜利。是役,开创了我军夺取敌坚固设防和10万重兵据守的重大城市的先例。

    此后,渤纵在济南城外整训。11月21日,张震球等率领渤纵日夜兼程南下参加淮海战役。12月1日,进占接管徐州城,维持社会治安,收容散兵游勇,组织抢运大批物资支援前线作战。6日,张震球带领第十一师强行军两昼夜赶赴蚌北方店子地区,配属华野六纵担负正面阻击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北援的作战。时值冬令,风雪交加,张震球带领全师指战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抢修防敌坦克和炮火的纵深阻击工事。12日凌晨,敌李延年部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以坦克开路,对我十一师阵地发起猛烈的集团冲锋。张震球指挥若定,号召全师以与阵地共存亡的斗志顽强阻敌,十七团激战一天毙敌2000人,但我亦伤亡近半,四连拼剩两人,二营幸存40余人,坚决守住了阵地。张震球调十九团接防,继续顶住了敌军两天进攻,为保证主力部队于15日全歼黄维兵团做出了重大贡献。随后,渤纵在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东集团突击作战打得也很漂亮。1949年1月6日总攻杜聿明集团的战斗打响,渤纵向何家庄发起猛攻,歼敌一个团800人,尔后协同兄弟部队围歼陈庄、刘集守敌,胜利结束了淮海战役。张震球在率领渤纵参加淮海大兵团作战中,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

    1949年2月,渤纵奉命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第五十九军合编为第三野战军九兵团三十三军,军长张克侠、政委韩念龙,张震球担任第一副军长。经过短期整训,高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旗帜,南下参加渡江战役。3月底,部队抵达长江北岸,参加谭震林指挥的中路突击集团。张震球等率部进行紧张的渡江作战的各项准备和江河作战的战术技术训练,制定了周密的渡江作战计划。4月20日晚,中路突击集团第一梯队在鲁港至铜陵段一举突破敌长江江防阵地,渡江成功后即向纵深发展。张震球率三十三军为第二梯队于21日从裕溪口渡江后,在宣城追歼逃敌一部,又协同兄弟部队在郎溪、广德围歼南逃之敌8万余人。此后,三十三军集结常熟休整,准备解放上海。5月中旬,张震球等率部由常熟向昆山、太仓攻击前进,24日直插吴淞口,26日攻占上海市区。在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的张震球在上海解放后,调任第二十军政委兼军党委书记。1951年调任华东军区苏北军区副政委兼军区党委副书记。他以主要精力对部队进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教育,狠抓部队的思想建设。同时,他还及时指示要把提高文化素质作为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参与领导了苏北地区的清匪反霸、镇反肃特和土地改革运动,在部队开展“三反”、“五反”斗争,抽调部队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他为巩固苏北的人民革命政权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加强部队军政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致力科技事业

    1952年9月,华东局调张震球由扬州赴上海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兼党委书记。1953年调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劳动局副局长。1954年8月调北京任国家劳动部人事教育司司长。1958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国务院委任张震球为全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从此,他在科学技术战线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奋斗了16个春秋,曾当选为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在聂荣臻副总理的领导下努力学习,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尊重各行各界的专家学者,竭尽全力协调和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为实现我国12年科技发展规划,尽快改变我国科技落后面貌而奋斗。他在科协书记处工作期间,积极推动各省市成立和健全地方科协机构,协调中央和地方科协机构的关系,调动地方科协积极性,活跃全国科技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经常深入各地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号召广大科协干部既要有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又要坚持脚踏实地、重视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他始终坚持科学研究和促进群众性科学普及、科学实验、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方针,领导全国科协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的科技事业被推向灾难的深渊,张震球也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在极端艰难的环境里,他仍然不忘科协事业,在周恩来总理的保护下坚持带病工作。他积极参加了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罪行的斗争,为恢复全国科协的工作积极努力,勤勤恳恳地为科技事业奉献出了大量的心血。

    1974年8月7日,张震球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本站内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教学基地
红色记忆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 时政热点
  • 领导关怀
  • 政策法规
培训咨询 售后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150776818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