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色红魂教育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英雄人物

黄子荣

发布时间:2021-03-03 浏览量:780 来源:广西红色历史文化
    黄子荣,又名黄猛,是在革命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中牺牲的红军名将。他英勇善战,功勋卓著。

    毅然从军

    19世纪末,黄子荣的父母因内忧外患、家贫如洗,由广西博白县流落到中越边境的宁明县城,以卖苦力和经营小杂货维持生活。1895年12月,黄子荣降生在这个贫苦的家庭里。1903年,黄子荣年满八岁,父母把他送到一家私塾读书。他勤奋好学,不仅用功读书,而且喜爱体育锻炼,练得一身好拳术,还打得一手好算盘,四邻父老乡亲夸奖他“人虽小,但胆量过人,长大后一定很有作为”。然而,家里实在贫困,交不起学费,黄子荣读了几年私塾就辍学了,他在家跟随父母亲帮工度日,受尽了地主豪绅的欺压和剥削,同时也锻炼了他不畏困苦的刚强性格。

    1913年,黄子荣18岁,父母为他办了婚事。妻子出身贫苦农家,既善良、贤惠,又勤俭、能干,家中境况日渐好转。但在豺狼当道的黑暗社会里,穷苦人家哪有平安的日子!1917年,黄子荣到宁明县属边境的一个山村打工,遭到侵占越南的法国殖民军枪击,肺部受伤,险些丧命。黄子荣对黑暗的世道强烈不满,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官僚、恶霸无比憎恨。为了报仇雪恨,改变极不公正的世道,1918年,黄子荣毅然从军,投身于旧桂系陆荣廷部,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924年,李宗仁取代陆荣廷主政广西,黄子荣转投李宗仁部。1925年,黄子荣考入广西陆军学校学习,后转入南宁军校。1926年夏,新桂系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加国共两党携手讨伐北洋军阀的战争。黄子荣随军北伐,在第七军第二旅旅长李明瑞部任排长,转战湘鄂赣皖苏诸省。由于他作战勇猛,立下战功,被提升为连长。

    “搞共产主义革命”

    1929年春,李明瑞和俞作柏在湖北倒桂回师广西,黄子荣随军回到南宁,不久被调到广西军校当教官。这时,在前作柏、李明瑞的邀请下,大批共产党人进入广西工作,其中不少人任职于广西军校。这期间,黄子荣接触了共产党人,深受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影响,从一个抱着光宗耀祖、报仇雪恨的旧军人转变为一个积极追求进步的革命战士。

    1929年10月,俞、李反蒋失败,共产党人邓小平果断决策,下令张云逸率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广西教导总队转移到右江农村,俞作豫率领第五大队掩护俞作柏、李明瑞进驻左江龙州。黄子荣说服刚到南宁团聚的母亲、妻子返回宁明。在邕江码头,黄子荣与亲人们依依惜别,并深情地安慰道:“我们此去是搞共产主义革命。等到把天下的地主豪绅打倒了,穷苦人家有吃有穿,过上幸福的日子,那时我再回来接你们。”接着,黄子荣随广西教导总队开赴右江百色准备发动武装起义。

    同年12月11日,黄子荣参加了邓小平等领导的震撼祖国南疆的百色起义,担任中国红军第七军第一纵队一营第一连连长,后调到第二纵队二营任连长。在他的革命思想和行动的影响下,他的内弟和弟弟也先后参加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为了巩固和发展右江革命根据地,黄子荣随部队参加了隆安、平马、亭泗、榕江等战斗以及收复百色、伏击滇军的战斗。经百色起义和创建、保卫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锻炼,黄子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英勇顽强

    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奉命离开右江根据地,北上攻打柳州、桂林和广州。在11月上旬的河池整编中,黄子荣奉命担任红七军二十师第五十八团营长。随后,他率部随主力转战桂黔湘赣边,一路艰苦征战,多次立下战功。1931年2月初,在乐昌河战斗后,他又被任命为第五十八团团长。

    1931年4月,在李明瑞总指挥的指挥下,红七军汇合红二十军、湘东独立师发动安福战役。黄子荣奉命率领红五十八团担任正面主攻,将安福城内敌军韩德勤部一个旅的主力诱出,并担负阻击,死死咬住敌军,使我主力能在侧翼展开,将敌人合围,最后将敌人歼灭于城外。战斗打响后,负责正面出击的红五十八团在黄子荣的指挥下,摆开强攻安福城的态势,一次又一次对安福城发起猛攻,与敌对峙到下午四五点钟,则佯装不支边打边撤。敌人不知是计,出动1000余人尾追。红五十八团撤到城南二三十里的廖塘桥附近后,突杀回马枪,战斗异常激烈。到下午五六点钟时,前锋二连连长陆琼返回离前沿阵地仅100来米的团指挥所向黄子荣报告:“团长,子弹打完了,怎么办?”此时,侧翼主力尚未完全展开,总攻还未开始。随着红五十八团枪声的渐渐稀疏,敌人高喊着向红五十八团猛扑。眼看敌人就要从正面红五十八团的阵地突破,围歼敌人的计划就要落空,侧翼总指挥部里的首长们心急如焚。在这关键时刻,黄子弟坚定地下令红五十八团出击,他大手一挥喊声“冲啊”,就带领部队向敌人冲去,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敌官兵见红军如此英勇顽强,一个个胆战心惊而纷纷溃退。李明瑞、张云逸等当即指挥所率主力全线出击,将敌全部歼灭,计歼敌一个团,俘敌800余人,缴枪1000余枝。黄子荣和他率领的红五十八团为夺取这次战斗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1932年6月,红七军扩编为三个师,黄子荣被任命为红七军第二十师师长,后又担任军参谋长。1933年6月,红七军与红二十一军合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黄子荣先后担任该师参谋长、副师长,后又调任红四师参谋长,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艰苦卓绝的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

    无怨无悔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占据中共中央的统治地位,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担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参谋长的黄子荣,和师长洪超(后为张宗逊)、政委黄克诚、政治部主任李井泉等指挥红四师,奉命和红三军团其他部队一起担负中央红星纵队的左翼掩护任务,转战于湖南、广东、贵州、四川等地。长征期间,由于条件艰苦,频繁行军作战,部队伤亡严重。黄子荣虽然年纪较大,身体又多次负伤,但他仍然经常为伤病员扛枪、背行李,并把自己的坐骑让给重伤员和病号。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对部队进行整编,黄子荣因多次负伤、身体虚弱,上级将他调离作战部队到红三军团教导营任教务主任。在此情况下,黄子荣仍然十分关心干部战士的疾苦,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离开遵义后,教导营一连指导员磨力病了,走不了路,黄子荣便和营长黄克诚轮流把各自的坐骑让给磨力,使磨力渡过了难关,跟上了部队。

    为了革命利益,为了工作需要,黄子荣识大体,顾大局,从来不考虑个人的名誉、地位。由于部队缩编,黄子荣多次被降职使用。在红七军撤销前他已任师长、军参谋长,红七军撤销后他被降为师参谋长、副师长、军团教导营教务主任,他毫无怨言,总是愉快地接受,并竭力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1935年7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毛儿盖草地。草地一望无际,到处是一片片发臭的污水和软沓沓的泥潭、沼泽,而天气又是一日三变,时而天晴炎热,时而大雨倾盆,时而冰雹骤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给部队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尤为严重的是部队的给养问题。进入毛儿盖地区后,部队筹到的粮食是未经磨过的炒青稞,吃后不易消化,严重的会带来疾病。由于吃了青稞,严重消化不良,黄子荣不幸患了红白痢疾,脸脚浮肿,四肢无力。进入草地的第二天早上,黄子荣拄着一根拐棍,强打着精神,拖着沉重的脚步,踉踉跄跄地跟在大部队的后面。当走到一条浅水河边时,他实在迈不开步子,就坐在河边小憩,可一坐下就再也无力撑起身子了。大半天过去了,大部队过了河远远离去,他掉队了。到了中午,后面走来一位年轻的红军战士,正巧是原红七军的战友亚秀(卢永克)。亚秀见了,便吃力地扶着黄子荣淌过了河。接着,黄子荣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搭在亚秀的肩上,沿着前面部队留下的脚印和路标前进。走着,走着,黄子荣身体愈加虚弱,整个身子都靠在亚秀的身上,全身上下直冒冷汗,气喘吁吁,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此刻,黄子荣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便对亚秀说道:“有毛主席的领导,我们红军一定能胜利!中国革命一定能胜利!可我等不到那一天了。亚秀,你还年轻,又有文化,将来会很有前途的,你要好好地干下去……”亚秀听了觉得不大对劲,便鼓励他说:“坚持下去,走出草地就是胜利!有我亚秀在,就有你子荣哥在,我付出任何代价也要把你子荣哥带出草地。”但是,到了太阳偏西时仍未走出草地,黄子荣倒在亚秀的怀里,喃喃地说:“我……百……百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黄子荣仍想念着百色起义,他和战友们高举起武装起义旗帜的光辉日子,可一句话未说完他就说不下去了。亚秀急忙把他放在地上,连声呼喊着“子荣哥”,并进行抢救,但黄子荣再也不能回答了。就这样,黄子荣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永远地躺在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地上。

    黄子荣牺牲了,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做的贡献,所建立的功勋,党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早在党的“七大”时,他的英名就列入了中共中央编纂的《军队烈士英名录》。幸存下来的战友,每每回忆起他,都无不感慨万千,予以高度评价。

本站内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教学基地
红色记忆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 时政热点
  • 领导关怀
  • 政策法规
培训咨询 售后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15077681894
返回顶部